法甲足球竞猜官网有限公司
AI人才紧缺?核心素养“好奇心”需从校园培养

AI人才紧缺?核心素养“好奇心”需从校园培养

AI人才紧缺?核心素养“好奇心”需从校园培养

当下人工智能(AI)领域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如何?上海的学校怎样开展AI教育?AI又给校园带来哪些改变?围绕这些热点话题,“来自未来的对话”外滩教育论坛于8月27日举行,上海教育部门领导、一线教育工作者及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教育在当下以及未来的发展展开研讨,从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定位出发,共同畅想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的图景,并对未来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人工智能人才紧缺

“曾经关于人工智能落地有一项研究,列出20多个问题,排名第一的就是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失,大概有超过51%的的企业认为这是个最大的问题,”亚马逊云科技资深首席科学家、亚马逊云科技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峥说,“这是中国企业的统计。而在美国,也大抵相似。在美国,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口差不多有5:1,就是你有5个需求但是只有一个合适的人才。”他说,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技术的发展是飞快的,培养人才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未来。“假设我们看人工智能教育是在我们在考虑未来,那么10年以后的会怎么样?这很难说,因为10年前我们完全不是这样,而技术有一个特点,它的迭代更新会非常快,我可以非常确定地说:人工智能的技术人才的缺口即使到10年以后还在的话,它的成分是完全会不一样。”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从今年大学生的就业数据来描述人工智能人才的紧缺:“今年全国的大学毕业生达到了1076万,但是像人工智能这样的人才,可能只能供应几十万,这个差距是非常大的。”他认为,这样一个数据说明,所有的大学专业都要进行人工智能改造。

人工智能教育更需培养素养

人工智能教育不是仅仅讲是什么,而是更多的把人工智能相关的素养渗透在学科的教育体系当中去。这样的理念是与会专家一致认可的。

张峥认为,好奇心、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人工智能必不可少的素养。

因此,人工智能的课程设置就很重要。“我们希望能启发青少年能在玩中学赛中学,往后能够培养他们持续去探索,我觉得这样会让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受益。”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政企总监段微之说。

倪闽景介绍说,目前上海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有三个层面:学校内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课程的开设和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进。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人工智能教育可以潜移默化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未来生活环境的改变,同样也可以激发他们成为一个未来的创造者。

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曾经担任上海电教馆馆长。他介绍说,电教馆曾经编写过一套人工智能教材:小学阶段重感知,初中阶段重体验,高中阶段重创造,通过这种方式循序渐进、启发式地让更多的学生开展系统化的人工智能的学习。

“好奇心”从校园培养

在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人工智能已经连续十余年为智慧校园赋能。云笔、云课桌、云手表、云图书馆……副校长徐继红感叹,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老师能更便捷地读懂孩子,因材施教,校园也因此变得更加温暖。比如,体育老师可以通过数据了解孩子的运动量是否合适,是否达到了运动效果;数学老师可以知晓孩子的做题顺序、时常和解题思路,发现答案背后的秘密;英语老师会发现,一个课文读得结结巴巴的孩子可能不是不努力,只是某个音节卡了壳,再多的练习也是徒劳,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点拨,帮他闯过难关。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接受人工智能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知识的兴趣,其次,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功臣张志敏说。

当天,2022年Amazon DeepRacer全国青少年总评选活动24强颁奖典礼同步举行。这些学生将登上于9月22日-23日线上线下同步举办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参与全国总决赛,角逐DeepRacer青少年大赛冠亚季军。